文章-澎湃!我校学生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
澎湃!我校学生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我校2020级16班同学观看发射直播,为中国航天事业加油。
本次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同学们在观看完直播后纷纷表示,要向宇航员聂海胜(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1届博士)等中国航天人学习,将个人志向与祖国命运相结合,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接受祖国的选拔,永远保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拥抱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成就。
观神舟十二升空有感
2020级16班 牟秋宇
再向星河送神舟,
二十二载更一程。
弥天星雾随步散,
穷目云梯拾级登。
十二赤轮升火箭,
八千星夜伴孤灯。
须知海胜天亦胜,
且看长风送鲲鹏。
采桑子·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20级16班 郑自迩
九州一撼神舟动,剑指苍穹。
奔晷冯风,曳影摇光白昼虹。
南星北斗飞天梦,无问西东。
会挽雕弓,再舞长缨缚烛龙。
注:
1.南星北斗:南星,指南箕星,北斗即北斗星,亦指北斗卫星。
2.奔晷:飞驰过太阳。指神舟十二号火箭发射时,从太阳前升起的镜头。
3.白昼虹:如同白天空中的长虹。
4.会挽雕弓:语出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此处指中华民族航天事业无比的信心与勇气。
5.再舞长缨缚烛龙:语出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烛龙,是《山海经》中能变幻昼夜时空的神兽,此处指宇宙。
火箭在倒计时中点火升空,画面中不断响起“正常”的广播声,令我心中紧张之情减缓不少。火箭在短短8分钟内就飞入了轨道,我不禁感慨祖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为新冠疫情焦头烂额时,我国已重回正轨。美国已有近50年未进行“阿波罗”计划,而我国则在探索太空的路程中又迈出了一步。中华民族已能立足于世界大舞台上,绽放我们的光彩。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神舟十二的成功发射使我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终将达成!
——2020级16班 徐逸铖
早上看完神舟十二号发射的直播,我感到心潮澎湃。21世纪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的时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畏辛劳,艰苦奋斗的,像航天工作者一样伟大而又平凡的英雄,我们国家才得以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一路前进。作为中学生,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想,就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聂海胜宇航员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顺应国家的需要,为国家做出贡献。我坚信,中华民族定会在我们这代人的奋斗中实现伟大复兴!
——2020级16班 王梓源
在感叹“大国崛起”的同时,我还敬佩于每一个个体在此次任务中展现的责任与担当。从经受严格训练的宇航员到认真检查遥控状态的工作人员,再到“大国重器”背后的每一位工程师,设计者。他们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融入到国家繁荣,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从而担当起了他们的时代使命。这份责任与担当,应当是我们青春最美好的答案,以自身的知识和思考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大事业做出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星火之光!
——2020级16班 王佳鑫
随着俄罗斯联盟号退役,国际空间站即将停止使用。届时中国“天宫号”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再到2021年的天文探火星。今天“长征”飞天,神舟十二对接天宫,标志着我们的国之重器从青涩走向成熟,中国航天从一无所有,走向领跑世界。我相信,载人登火星,深空探索,就在不远的未来。未来是我们的时代!在我们的奋斗下,我坚信一定可以亲眼见证五星红旗飘扬在更浩瀚,更璀璨的星河!
——2020级16班 付博文
前段时间阿波罗11号最后一位宇航员离开了世界。让我不禁想起其同伴阿姆斯特朗留在航天史上的佳话“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同样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遥望地球时,发出了“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的感慨。但是,只有当我们中国人进入太空后,我才对这些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载人航天事业的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航天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梦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坚信今天的我们,一定会成为明天的中流砥柱。
——2020级16班 张意豪
每一次观看航天发射任务,心情都是紧张而激动的。这次在校内观看神舟十二号发射的直播,不由地再一次感叹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强大力量。从倒计时到发射口令,再到发射后的一声声“正常”,坚定的语气背后是中国航天经历的伟大征程,是航天强国梦的生动诠释,每一位奋斗付出过的中国航天人的贡献和精神,都如出征的航天员一样,飞往九天,启明众生,引领前路的方向。神舟已启航,吾辈当自强。
——2020级16班 阎帅彤
神舟十二号载着三位航天员,在浩瀚的太空中又留下了中国的足迹。回想十余年前,神舟五号升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涉足太空,而短短十余载,我国航天事业就已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这就是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辛劳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来我们航天人也必将本着“和平利用太空”的理念,向未知领域前进!
——2020级16班 欧乐鹏
这次发射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平静。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兴奋感,但是相比当初神舟七号发射的激动,确实平静了许多。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体现。曾经只能艰难完成的载人航天,如今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已经驾轻就熟,而正是这种心态上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迈入了新的篇章!
——2020级16班 程永森
当看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的一刹那,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这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有一项伟大成就。在当代中国,一切成就的根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不断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学生,我不仅要向航天员学习,更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2020级16班 谢泽权
“三十秒准备”虽然看不见现场情况,但从直播里坚毅的声音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火箭发射准备最后阶段的紧张和期盼。紧张因为航天事业至关重要,期盼则是源自于一个正稳步前进的大国人民深藏内心的自信。长征二号稳稳升起,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当整个民族都同心合力时,爆发出的能量势不可挡。
——2020级16班 萧远峰
文字:程 亮
图片:程 亮
编辑:张政霖
审核:黎冀湘
2021年6月17日
以上内容来源于“上海交大附中”公众号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