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章-民办超额摇号今年执行,沪苏浙皖无例外! 上海政策解读23问,全干货!

热门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政策解读>正文

民办超额摇号今年执行,沪苏浙皖无例外! 上海政策解读23问,全干货!

    image.png

    昨天(12日)下午,长三角沪苏浙皖四地民办超额摇号政策同步发布。100%民办学校一旦超额,100%摇号,今年执行,沪苏浙皖没有例外。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幼升小、小升初都实施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人数一旦超过招生计划数,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俗称“摇号”),摇号由政府主导进行,确保公正、公开、公平。

    上海现有小学生80多万、初中生40多万,总计近130万,其中31万中小学生将面临今年的摇号新政。就上海摇号政策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一一梳理,一一解答。

    核心政策:是什么?怎么报?

    问:“两个百分百”是什么?

    上海100%民办学校报名人数一旦超过计划数,100%进行摇号录取。

    即:上海所有民办学校只要报名数超额,全部摇号。

    问:在民办超额摇号的同时,今年幼升小、小升初是否都公民同招?

    是的。今年是幼升小公民同招第三年,而小升初是首次公民同招。

    公办、民办同步报名、同时招生,在报名时家长就要做选择,公办、民办二选一。

    问:每个孩子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每个孩子可以同时填报1个正式志愿、1个调剂志愿。

    每个孩子将有2个报名序列号:正式报名序列号、调剂志愿序列号。摇号过程中,如果有学校没有招满,将从报名该校的调剂志愿序列中进行录取。摇号过程中,如果有学校没有招满,将从报名该校的调剂志愿序列中进行摇号录取。

    其中,调剂可以有3种:同校调剂(同校内住宿或走读等分类计划间调剂)、区内调剂(就读意愿区内其他民办学校间调剂)、集团内调剂(同一集团内外区其他民办学校间调剂),可在3类调剂类型中选择一个调剂志愿。

    市级平台可以精准掌控到各个学校的招录情况。

    问:这次摇号是否会“锁区”,可以跨区报考民办学校吗?民办学校跨区招生有比例上限吗?

    这次“不锁区”。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招生;有住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以跨区招生,适当扩大范围。跨区招生的人数,根据各个民办学校的住宿情况来决定,不设比例。例如,青浦区不少民办学校的住宿条件比较好,就可以招收比较多的外区学生。

    问:摇号没摇上,回公办的路径是怎样的?可以回对口吗?

    幼升小、小升初民办摇号没摇上,采取“同类排序靠后”原则进行公办统筹。人户一致的,在人户分离的前面。

    如果对口的公办学校没有招满,人户一致的先统筹,如果还没有招满,则统筹人户分离的。如果对口的公办学校很热门,有可能民办摇号没摇上,即便人户一致,也回不到对口公办学校就读,而要统筹调剂到其他尚未招满的公办学校。

    问:如果摇号摇上了,发现民办学校的学费较高,可以放弃吗?放弃后,孩子如何申请就学?

    家长在网上填报志愿前,要事先了解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情况、办学条件等相关信息,根据孩子个性、家庭经济状况等实际,理性填报志愿。

    摇中的学生,家长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确认,并按要求到拟录取学校进行注册。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如果摇中放弃,可到属区教育局申请统筹,但统筹的学校不一定是原对口公办学校。

    问:春节前夕,还有一些孩子参加了冬令营、神秘考、小四小五班。不过,目前为止家长尚未接到入场券。摇号政策落地明朗后,这些经过筛选的孩子有可能通过摇号,百分百被录取到学校吗?

    不能。民办学校不得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这是本次改革的重点。

    个别机构、学校的提前筛选和选拔,不能确保录取,家长没有必要让孩子去参加这样的“割韭菜”测试。

    问:我的孩子目前就读于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今年小升初可以直升吗?

    九年制学校和十二年制学校初中招生时,应首先通过直升或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剩余的招生计划应面向社会公开报名。

    如果孩子自愿直升本校初中,可以报名申请校内直升,如果本校报名直升人数少于初中招生计划数,将直接获得录取资格;如果本校报名直升人数多于初中招生计划数,则通过摇号确定录取资格。一贯制学校如果超额,摇号由区里组织,在4月22、23日进行,早于全市其他民办学校5月18、19日这个时间节点。

    一贯制学校坚持免试入学。

    怎么摇?详解一次公正透明的摇号全流程

    问:民办摇号是放在学校里摇吗?谁来摇?如何确保摇号公正、公平、公开?

    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报名,在市级网络平台统一报名,全市提供统一软件,摇号工作由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市教委监管,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摇号。从市里报名,到各区摇号,均要求公开、公平、公正。

    各区实施电脑派位需按规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家长代表等第三方监督,确保各环节公平公正。同时全程进行录像。

    摇号后,由区教育行政平台公布摇号结果。任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经摇号确定录取资格、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注册的学生。 

    问:徐汇、长宁、静安公民办摇号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徐汇、长宁、静安三个区,原来公办就摇号,依然走原来的系统区里摇号,没有变化。

    而民办摇号是全市范畴统一报名时间、统一软件、统一调剂。区里摇,市里监管。

    上海有何特点?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

    问:上海特色的“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将如何进行?

    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勤健表示:实行“分类计划”,是因为民办学校办的班级,有走读班、寄宿班之分。班级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民办摇号政策中规定,可以按照不同的细分,分设计划。

    例如:原教职员工子女安排,将放在“分类计划”中进行,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

    一所学校提出教工子女分类计划数为10人,而区里给的名额是8人。那么,进行摇号时,是在10人中摇出8人。这10个教工子女原则上不是在全体报名该校学生的“大部队”中摇号,而是在教职工子女中进行“分类摇号”。假如学校提出10人,而区里批准的名额数大于或者等于10人,那么这10个孩子都不参加摇号,直接入学。

    除了教职员工子女,各区为了吸引人才,对引进人才子女也有一些相应的政策。

    教职工子女类别、引进人才子女类别,等等,实行分类报名。在摇号的过程中,教职工子女在教职工类别中摇,引进人才子女在引进人才子女类别中摇号、录取。 

    问:为什么要有“分类计划”?具体有哪些分类?

    细分计划、分类摇号,是为了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选择、满足民办学校举办者的需求,满足上海发展的需要。方案既照顾到一些人群,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做强特色,又实现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具体分类,将由学校、区里来决定。建议家长注意各个学校、区县公布的分类细则。

       

    学校如何变? 摇号后,给各类学校带来什么

    问:民办摇号政策会给民办学校带来什么影响?民办会扩招吗?会涨学费吗?

    协和教育总校长卢慧文表示,新的招生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公民办学校的生源更均衡了。民办学校更需要在学校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成长培养上花功夫,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协和所属学校大多是一贯制,将秉承既定的办学宗旨,继续走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道路。

    市教委介绍,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将适当扩大计划数。人数、学费等,将基本保持稳定。

    问:民办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接下来是否会像高中一样进行走班?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民办学校的生源依赖,转向学校特色发展。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提倡学校在教学上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更探索在均衡分班前提下,实施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分层走班。比如小学四五年级、初中高年级,可以进行分层走班。

    问:民办学校摇号后,公办学校的重点班问题,是否会成为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静教院附校校长人利表示,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搞重点学校、重点班。实际上,各种改头换面的重点班,是人们习以为常、却违背义务教育法的做法。这次政策,将纠正。

    张人利表示,该校过去也搞过“重点班”,但从育人高度看还是弊大于利,早前已改为平行分班,数学、外语等学科作业分层,学有余力的可获得奖励一一“荣誉作业”,适当降低学困生作业难度。

    生源均衡,对老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静教院附校10年前已经开始探索蛇形分班:每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差不多,班级里最好的学生可以上北大清华,而学困生可能很多科目不及格。

    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反对全班补课,提倡个别辅导。例如,学有余力的学生,下午2点就可以去图书馆看书,而有困难的学生在班级补课,可以补到傍晚五、六点钟。“不同的人,不能只上一样的课”,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问:公办学校是否有重点班或体艺特长班?对公办的管理如何?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举办重点班,包括以特长班、特色班、快慢班、尖子班、兴趣班和“奥赛”班、国际班等名义的变相重点班。

    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各区不得再核准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

    问:民办分流不够,公办对口超额怎么办?今年的公办学区是否保持不变?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方案。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范围可能会有适当调整。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划片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海市回民中学除外)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

    问:摇号后,不少学校都在考虑变成一贯制学校,对学校来说,生源有保障。将来,是否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的一贯制学校会越来越多?幼儿园有一贯制到小学的吗?

    有可能。但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是没有一贯制之说的。

    有数据显示,上海已有一贯制学校227所。在张人利看来,并不是学校一贯制了,就是好学校。“一贯制学校好不好,关键要看小升初时,有没有学生‘逃跑’到其他初中。”张人利说,如果小学10个班,到初中5个班,那就不好。一贯制学校好不好,关键看是否把小学生全部留住。

    问:摇号后,民办初中也将获得新中考的名额分配。会不会对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有影响?

    教育界人士表示,以往四校招生可能就瞄准那么几所学校。接下来,各个初中都有好学生、学困生。普通初中学生也可能通过名额分配进入到示范性实验性学校。接下来高中会更加多样化,鼓励特色发展。特色普通高中有可能会更加受到青睐。

    复旦附中校长吴坚表示,摇号政策对该校招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高中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环节,在培养过程当中,孩子未来专业的发展、生涯规划已经开始逐步形成,而它的基础来源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断生成的影响。“我们在考核中更看重的,不是孩子能解出多少道题目、多难的题目、把应试的套路玩转得多精巧,而是更着眼于孩子基本的素养。”吴坚说,学生实实在在的发展潜质是学校更看重的,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分重点校、重点班,对高中的选拔并不是特别的决定性因素。

     

    选公办,还是民办?

    问:摇号后,上海的民办学校还值得报考吗? 

    对此,教育界人士分析:上海的民办教育是优质民办。尽管摇号,民办学校不能像以往那样大范围挑选生源,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上海民办学校的生源还是会比较好。

    这是因为,去参加民办学校摇号的家庭,一般会有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因为民办收费而公办免费;二是家长比较重视孩子教育。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经济条件、文化背景这两个关键因素,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比较大。

    例如,部分公办学校这两年发展很快,周围的房产价格上升了,学校校长发现,生源比以往更好。原因就在于,学校拉动了周围房产,原住民纷纷出售了房子,而新的搬进来的住户,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都有改变。因此,生源总体更好。这符合教育社会学的规律。

    因此,摇号后,民办学校不能挑生源,但总体来说,生源还是会比公办好一些。

    上海民办学校是优质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上海也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摇号摇改变的,是低龄筛选的现状,鼓励学校从挑好学生到教好学生,整体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不是打击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否值得报考,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问:摇号后,家长选民办还是公办,到底看什么?今年的校园开放日看什么?

    教育界人士表示,选公办还是选民办,家长要综合考量,而不是简单地说,选民办还是公办。

    考量的时候,重点关注学校的风格、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否和自己的理念一致。举例来说,有家长认为,“做作业做比不做好,多做比少做好”。而有的学校则认为,作业有量的限度,不到量不行,超过适得其反。家长和学校理念一致,孩子进校后,大家都感觉舒服。

    3月21日,本市将开启网上校园开放日,各个学校会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展示出来,建议家长重点关注两者之间的理念是否匹配,如果对不上则建议另选其他。另外,家长还可以关注学校的绿色指标、回家作业量、教学方式、学业成绩,全面地评价学校。

    选公办还是民办,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如果家门口有一个不错的民办,而公办路途远,考虑的时候可以更多考虑家门口的民办。选学校,需要综合考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卢慧文表示,民办摇号后,家门口的公办教育将继续成为大多数市民最稳妥安全的选择。想走个性化多元发展道路的家庭会选择报名民办学校。建议大家要充分理解政策、充分了解目标学校,理性思考和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路。

    问:为了小升初进民办,有的家长和孩子准备了很久,现在摇号了,是不是白准备了?基础教育不分重点班、重点校,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和孩子的心态要放平。首先,民办以往最大的优势是生源优势,今年民办因为摇号,生源和公办一样也将相对均衡。摇进民办学校的家长和孩子要有心理准备,进去的民办学校,可能不是以往想象中的民办。没有摇进去的,也不要失落。本市将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初中强校工程、新优质学校、委托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公办学校建设,让更多孩子可以家门口可以上好学。其次,摇号后,准备过的孩子进了对口学校,说不定鹤立鸡群,对成长也是鼓舞。

    吴坚表示:教育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家长会倾注努力、支撑保障孩子的成长,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过程性的培养,不完全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制作”的概念,而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成长过程。家长要把关注点放在最合适、最得当也是最关键的要素上。如果寄希望于重点学校、重点班去培养,甚至用“排斥性”的方式对待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第一步就偏了方向,孩子的发展容易得不偿失,甚至出现心理、行为上的偏差。


    image.png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查学校 用上哪学
    反馈意见
    反馈
    成功恭喜您,申请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