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有家长分享了2021年上海中考一模时间表,各区具体时间不同,大致在1月初到1月中旬。
在一模之前,有一个关键动作:填写中考报名信息表,选择是否跨区,并且一旦选择并确认,则不得更改!跨区就是指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区,中考时选择回户籍地参加中考。
举个例子,比如学生小A在浦东新区读初中,学籍在浦东,但户籍在黄浦区。根据上海的中考政策,小A在中考时可以选择在学籍所在区浦东参加中考,也可以选择回户籍所在区黄浦参加中考,二选一。如果小A选择回黄浦区参加中考,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跨区考”。如果小A选择在浦东参加中考,虽然他的户口不在浦东,但这也不算跨区。不过自从2013年开始,选择跨区考的学生,实际也是在学籍所在区参加中考,只不过中考成绩计入户籍所在区并进行投档。也就是说,如果小A选择回黄浦区中考,实际上也是在浦东和同学一起参加考试,只不过填报志愿和投档都是黄浦区。可能会有家长不解:选择学籍地还是户籍地参加中考,有什么不同吗?
还是以学生小A为例,如果他选择回户籍地中考,1-15平行志愿就只能填黄浦区的学校,不能填浦东的学校。如果他想考浦东的区属市重点,只能选择一所填在零志愿,或者通过推优和自荐的方式(实际上推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后面我们展开说)。大家都知道,上海的教育格局非常复杂,每个区的教育资源都各不相同,考生人数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在不同的区中考,难度可能是大相径庭的。也就是说,同样的中考分数,在A区能进市重点,在B区可能只能上区重点。换句话说,跨区中考,是存在套利空间的。所以,家长们会比较纠结,到底选择在哪个区中考。除了因为分数的差异选择跨区考之外,也有不少家庭是冲着考生人少而选择跨区考。比如浦东的考生人数相较于其他几个区来说是好几倍,于是有些家长就会想要“逃离大浦东”,让孩子去考生人数少的区中考,减小中考压力。那么到底要不要跨区中考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目前的政策下,各区的一模人数。基本上我们可以参考一模人数,来了解该区有多少初三毕业生。声明:以下各区中考人数来源于各区教育局官方公示文件;一模人数来源于家长统计,非官方发布,仅供参考!我们再以各区毕业生人数(参考一模人数)和中考人数进行对比,看看各区有哪些变化。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浦东的中考人数比一模人数少了不少,差不多有2000人左右,占到浦东毕业生的9.5%。其次是闵行,少了300多人。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两个区随迁子女比较多,有些学生没有办法在上海参加中考。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这两个区考生人数多,竞争激烈,所以选择了跨区中考。另外,郊区的中考人数相较一模人数也有很大比例的缩减,主要原因是郊区的随迁子女比较多,很多无法参加中考。与浦东、闵行的中考人数净流出相反的是,黄浦区的中考人数是净流入的,基本上也是唯一净流入的,而且还不少。中考人数比一模人数多了800人左右,多了将近30%。可见,在现行的中考政策下,跨区去黄浦中考的还不少,而且大部分来自浦东。很多家长关心跨区中考能享受名额分配吗?答案是“不能”。这是在中考政策上明文规定的。所以,还是以小A为例,如果他在校内排名比较靠前,希望通过名额分配录取市重点,那么就没必要回黄浦中考。或许有的家长会问:明年不就是新中考了吗?新中考政策实施后,有没有必要跨区考呢?明年开始实行新中考科目和分值,2022年开始实行新中考招生政策。假设小A在2021年参加中考,到底选择在浦东还是回黄浦参加中考呢?如果小A是成绩特别优异的,很可能会获得学校的推优资格。如果想要这个推优名额,建议最好不要跨区。虽然理论上跨区考生可以参加推优,政策上并没有取消跨区考生的推优资格,但实际操作中,根据以往的情况看,跨区考生是很难拿到初中学校的推优名额,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然也有同学拿到的,但是极少数。因为通常推优是看获奖情况和一模二模的区内排名的,如果小A选择黄浦的市重点,不同区的模考试卷不一样,他的模考成绩就不能作为黄浦区市重点高中的参考依据,录取的几率就会小很多,初中学校也不愿意浪费名额。如果小A想要走自荐的录取方式,跨区理论上是不受区域限制的。不过从这几年自招情况来看,高中学校更倾向于选择本区或者相邻区域的学生。如果小A是2022年参加中考,市重点高中的录取方式将发生变化,不再有推优和零志愿,自招取代了之前的自荐,名额分配到区取代了之前的零志愿。小A选择跨区的话,自招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争取名额分配到区,或者拼裸考。前面说过,跨区中考是不能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而新中考政策实施后,有35%-45.5%的名额是分配到校的,占比最大。如果小A在校内成绩比较优秀,跨区考不能享受名额分配,很不划算,建议慎重选择。分析下来,基本上跨区考比较适合拼裸考,也就是1-15平行志愿。如果小A同学是这种情况,那么一模之前就要做选择了。是否跨区中考,建议如下:3. 是否有名额分配进好学校的机会(跨区考生没有资格)4. 对比两区平行志愿同分的情况下哪个区可以进更好的学校5. 如果想搏名额分配到区,还要考虑各高中在该区的投放名额数这是给已经在读初中的小A同学的建议。对于还在选购学区房的家长来说,到底选哪个区读小学和初中,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之前买学区房的时候只要考虑小学就可以了,小升初可以择校外区心仪的民办,快中考的时候再考虑是否跨区中考。现如今,公民同招+民办摇号,确定性最高的就是读对口公办初中,关注校内排名,争取到校名额分配。基本上在哪个区读小学初中,就在哪个区中考了。这对家长的信息搜集能力、分析处理能力和规划能力要求非常高。这时候,如果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对于家长来说,绝对是一件省心、省力又省钱的好事!平米团队深耕上海,对上海所有行政区的教育路径规划、重点小学初中、以及对口学区房都有深入研究。并且已经为近千位VIP客户提供了专家定制购房服务,相信也一定可以帮到你。立刻扫码预约专家咨询吧~
信息来源:上海学区房攻略,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恭喜您,申请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