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深圳的小学都是地段招生,第一志愿肯定是对口的公办,但因为学位紧张,各区都是可以填好几个志愿的,有公办也有民办。
那小一志愿到底这么填?又是怎么录取的呢?上哪学君今天就整理了2020年10区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看完记得分享、收藏呀~
龙华区志愿填报
龙华区是分大学区和非大学区的,志愿填报的方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深户、非深户填报志愿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非深户非大学区除了第一志愿,第二第三志愿必须填街道辖区内的民办学校作为分流的学校。
大学区就只有5所学校所对应的学区是,而且还要看具体的招生范围,大学区内可以填报2所公办。公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计划人数同分抽签录取。
南山区志愿填报
南山区非大学区志愿填报规则中有提前批民办,如果报了民办就会优先录取,相当于放弃了之后的公办录取。要是没有被民办录取,可以参与公办录取。
非大学区公办志愿只有一个,如果未被录取教育局就是统筹分流到其他为招满的学校去(公办或民办)。
试点大学区范围比较小,只有三所小学对应的学区,大学区内可以填报2~3个志愿,并依次录取。
福田区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
福田区的志愿填报比较简单,可以填报区内第一志愿应填报为实际居住地段所属学校,网上预报名结束后,系统将显示各学校学位紧张程度,家长可在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中选择第二和第三志愿(公办或民办)。
如果三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服从调剂的教育局统筹安排,不服从的就要家长自己去找学校了。
光明区志愿填报
光明区第一志愿可填报对口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第二、三志愿为民办学校志愿,必须填报。
因为光明区大部分学校学位比较充足,满足条件的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被第一志愿公办录取的。公办学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学校有空余学位的,将面向全区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征集志愿,进行第二次录取。
如果还没有被录取才会被分流到填报的第二、第三民办志愿。
龙岗区志愿填报
龙岗区深户和非深户的志愿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共可以填4个志愿,第一志愿必须填对口公办,但非深户必须要填两个及以上的民办,深户则没有要求。
另外龙岗区的民办是积分录取,有提前批民办可以填,比如想要报春蕾小学就必须提前批报,满足条件的优先录取,如果没有被录取就进入公办录取。这里家长们千万不要乱填,如果只想进公办,不要填提前批。
罗湖区志愿填报
罗湖区志愿填报分三批,提前批民办、第一批公办和第二批民办。
提前批民办填报了的满足条件就只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公办就是填对口公办,之后是第二批民办志愿,非深户必须要填2个,深户没有要求。
另外罗湖区还有大学区和共享学区,在第一批公办志愿填报的时候单校划片的区域只能填一个公办,但大学区和共享学区可以填2~5个公办。
盐田区志愿填报
盐田区总共可以填两个公办志愿,各学区申请人都可将外小填为第一志愿。将外小列为第一志愿的,分为Ⅰ类(学区生源)和Ⅱ类(非学区生源)两类。
除将外小Ⅱ类填报为第一志愿和外小学区生源因特定原因填报海涛小学的情形外,各类申请人需将住房所在学区学校填报为第一志愿。
宝安区志愿填报
宝安区有单享学区、共享学区和分享学区,三个学区里的志愿填报是不一样的。
单享学区其实就是单校划片,学区里的只能申请一个公办学校(对口),另外可以填报4个民办学校,公办未录取分流到民办学校。
共享学区里的家长可以填报共享学区里的所有公办学校,按平行志愿录取,另外还可以填报4个民办志愿。
分享学区里的家长可以填报对口公办也可以填分享学区的学校,但只能填一个,另外可以填4个民办学校。
坪山区志愿填报
坪山区有单享学区、共享学区和分享学区,三个学区里的志愿填报是不一样的。
单享学区公办志愿填对口公办,另外还可以填1~3个全区范围内民办学校。
共享学区可以填共享学区内的其中一所公办,另外还可以填1~3个全区范围内民办学校。
大学区可以填报1所、多所或大学区内的全部公办,按平行志愿录取。另外还可以填1~3个全区范围内民办学校。公办未录取分流到民办学校。
大鹏新区志愿填报
大鹏新区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公办或民办),同样是按照平行志愿积分录取。
第一志愿为对口公办,如果未被录取,服从调剂的教育局统筹分流,不服从调剂的家长自行找民办学校。
最后再说几句
10区志愿填报的规则都在上文了,家长们还想要了解文字版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可以在【深圳上哪学】公众号回复“志愿”可获取。
第一志愿都是对口公办,其他志愿家长们自己选择,如果第二、第三志愿是公办,一定要填可以保底的学校(参考去年,积分比对口公办低的)
而且填报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想要填报的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距离,办学质量、学费等,免得录取后又不想去。实地考察和学校招生电话咨询是最快捷的方式。
文章来源:深圳上哪学整理发布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