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章-落实“五项管理”工作 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学部)

热门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最新资讯>正文

落实“五项管理”工作 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学部)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为学生营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德行优化的良好环境,我们希望与家长一起携手、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助力:


    01

    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特制定《上海民办启能东方手机管理使用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内无特殊需求,不要让孩子带手机进校园。如确有需求,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班主任老师及宿管管理员统一保管。在校期间确有要事与孩子通话,可与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联系。
    建议如下:
    1.注重和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孩子因情感缺失或亲人陪伴而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


    2.合理、科学管理使用手机,家长在家注意自身手机的使用频率,注重言传身教,多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3.适时安排亲子阅读,与孩子一起有益阅读,增进亲子感情同时,提升孩子阅读水平,丰富课余生活;


    4.引导孩子平时多参加家庭劳动,学做小菜、学会整理、学会清扫,阳光成长;


    5.每学期学校会进行两次视力检查,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日常用眼习惯做合理的调整和必要的纠正。



    02

    保证充足睡眠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有效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前提与保障,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级教育部门倡导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生进校不早于7:20,不要过早到校,合理安排孩子晚上就寝时间,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
    建议如下:
    1. 有效利用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日常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统筹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2. 学习之余,安排合理的放松、调整时间,让孩子能得到缓冲和压力释放身心愉悦,更加热爱生活;


    3. 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安静就寝;


    4. 关注孩子身心状况,遇到情绪波折,注意引导式教育,平复心情,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教育孩子,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03

    养成阅读习惯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学校,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禁止未经审核的读物流入学校,并规范引导、合理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养成提升阅读能力的好习惯。
    建议如下:
    1. 学校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家长可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数目为指导,重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购买符合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积极向上的正版书籍,对于不适当的书籍要及时禁止阅读;


    2. 走近孩子,陪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起分享心得、感悟书中意义,营造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


    3. 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教育孩子爱护图书,同时培养孩子从小勤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



    04

    高效完成作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工作的指示精神,就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尽量保证学生在校完成80%以上作业量,同时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也不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如作业当中发现问题,家长可与学校保持联系和沟通,学校也将根据学生情况及特殊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建议如下:

    1. 家长应注重指导孩子学习策略,以启发思考、鼓励提高为主进行课外引导;


    2. 切实考虑孩子的意愿、兴趣及承受力,不盲目跟从课外辅导机构,甚至超负荷增加孩子课外学习量;


    3. 日常注重科学、合理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并能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05

    增强体质健康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加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确保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整编室内操、广播操、绳操、少年操等四操,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1. 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课余安排适度、合理、安全的体育锻炼,调整课业负担同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2. 注意运动前热身及准备活动,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3. 提倡适度运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量力而行,同时注意气候影响,提前预防,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4. 关注孩子在校体质测试情况,根据孩子的健康水平,有针对性、目的性鼓励和帮扶,让孩子能更有效的得到体质方面的提高。





    撰稿:教发部(中学部)

    供图:教发部(中学部)

    审核:校长室




    以上内容来源于“上海民办启能东方外国语学校”公众号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查学校 用上哪学
    反馈意见
    反馈
    成功恭喜您,申请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