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与类别 (一)招生对象 具有正式学籍的2021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招生类别 1.第一类:户籍在学区内的少年 A表生: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且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一致,以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以下略)为依据;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且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一致,以房产证为依据。 B表生: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但不属于上述类型。 当第一类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按A、B表顺序及本人落户时间早晚排序录取,超出部分就近分流安置。 2.第二类:户籍不在学区内的少年 A表生:户籍不在瓶窑镇但具有余杭区、临平区户籍的少年,其父(母)在学区已购房并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以2020年5月31日以前取得的房产证为依据),符合迁户条件的。 B表生:户籍为杭州市的少年,小学已在学区实际就读,学籍已在学区内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当第二类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根据按A、B表顺序及其父(母)取得房产证时间早晚排序录取,超出部分就近分流安置。具有杭州市户籍,取得属地小学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在其小学毕业地,排在有房产二类生之后录取。 3.第三类:余杭区、临平区小学应届毕业生,且持有签发地为杭州市区的有效《浙江省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适龄少年。 A表生:本人持有瓶窑镇有效《浙江省居住证》,且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瓶窑镇购房并实际居住(以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为依据); B表生:瓶窑镇小学应届毕业生,且持有瓶窑镇有效《浙江省居住证》,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瓶窑镇无自购房产。 根据第三类A、B表顺序排序,同一表次内按以下条件顺序依次确定先后位次:申请人家庭在余杭区有自购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余杭区连续居住时间长;父母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长。 4.其他类:在瓶窑学区居住的符合政策的人才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烈士子女、港澳台籍、外籍少年和其他各类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等。 经核验通过的第三类和其他类少年,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按照不同类别的安置办法和教育资源实际,统筹安排。 二、适龄特殊少年入学 具有瓶窑镇户籍的适龄残疾少年可到户籍所在地的义务段学校申请随班就读,或到特殊教育学校申请就读;各校随班就读(含送教上门)的特殊少年均须在就读学校建立学籍。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办法分别参见浙江省盲人学校、杭州市聋人学校和汀洲学校招生办法. 三、招生学校 联系人 咨询电话 瓶窑镇第一中学 李老师 88521905 四、报名流程 (一)统一信息登记(5月25日-27日,每日9:00—21:00 ) 符合在瓶窑就读初中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监护人)应在规定时间登录“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网站:czbm.hzedu.gov.cn)进行小学应届毕业生信息确认和“个别生”网上登记。 (二)同步网上报名(6月4日—6日,每日9:00—21:00 ) 经审核通过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含“个别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再次登录“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网站czbm.hzedu.gov.cn)进行“小升初”网上报名,报名时,应在公办初中或民办初中中选报一类、二类、三类,其他类,其中选报民办初中者,在“确认升学区、县(市)”的区域内限报一所。 特别提醒: 1.请有入学意向的家长在端口开放时间完成报名,逾期不再办理; 2.“杭州市小升初入学管理系统”是2021年秋季公办初中招生的唯一指定报名端口,除此以外的网络报名方式均为无效; 3.有意向报民办学校的家长,请自行关注微信公众号“余杭教育发布”; 4.网上报名时间结束后,登记报名信息不能更改。 (三)中心学校确认个别生补报民办学校情况,以及双胞胎(多胞胎)补报名民办学校组合绑定电脑派位情况: 民办初中第一次电脑派位双胞胎(多胞胎)确认时间:6月7日9:00-16:00 民办初中补报名电脑派位双胞胎(多胞胎)确认时间:6月16日9:00-12:00。 (四)录取工作 1.6月17日,直接报名公办初中的第一类A表生完成录取;6月18日,由录取学校通知录取结果,根据学校要求,携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报到。 2.6月22日,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初中未录取的第一类A表生,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初中未录取和直接报名公办初中的第一类B表生,直接报名公办初中第二类生完成录取;6月23日,由录取学校通知录取结果,根据学校要求,携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报到。 3.6月25日,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初中未录取及直接报名公办初中的第三类和其他类完成录取;6月26日,由录取学校通知录取结果,根据学校要求,携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报到。 具体携带材料详见学校通知,家长须保持注册手机畅通 五、其他事项说明 瓶窑镇2021年秋季公办小学招生公告将于6月10日左右发布。 报名咨询电话:88553873 ;88521905 余杭区瓶窑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招生学校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