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悦读故事:纸的妙妙秀
悦读故事:纸的妙妙秀

悦
读
故
事
纸的妙妙秀
中一班课程故事
绘本《蔡伦造纸》里,孩子们在倾听趣味故事中,认识了纸的来源,对纸是如何造出来的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于是,孩子们在《纸的妙妙秀》这一主题下,探究了纸的秘密,通过“纸从哪里来”、“和纸做游戏”、“和纸做朋友”三个层层递进的阶段,由浅入深地趣识纸,感受中国造纸术的独特魅力,并基于幼儿已有经验与兴趣点,在趣玩纸的游戏中,进一步表达表现中国的传统工艺,一起跟着中一班的宝贝走进他们的悦读故事吧!
寻味——纸从哪里来
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图书、海报、报纸、纸巾、纸盒、手工纸等等,各种纸及纸制品不仅是孩子们熟知的事物,更是他们游戏、创作时的好伙伴……孩子们结合“各种各样的纸”调查表,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寻找了身边不同种类的纸,并把它们的用途画了下来。孩子们针对“纸”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简单的解决办法,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1.阅读绘本 初寻纸从哪里来
一张纸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金诚研
纸是怎么来的呢?
老师,为什么会有纸呀?
周彦心
带着孩子们提出的疑问,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从绘本《蔡伦造纸》中寻找答案。
《蔡伦造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蔡伦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平时,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劳神费力,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让天下的文书都变的轻便,易于使用。
那么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教师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翻阅相关书籍,观看视频等,使他们初步知道:蔡伦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开始了试制。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
2.走进造纸阁 初识造纸工具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纸,我们在班级里创设了区域“造纸阁”,孩子们对造纸的材料进行了初步的猜想。
沈心晨
我们需要用很大很大的盆来装。
还要有装纸的框和捞捞的工具。
王亦安
孩子们对自己的材料猜想进行了收集,于是造纸阁里投放了脸盆、碎纸机、废纸、造纸网框、吸水布、搅拌器、勺子、干花亮片、脱水纸浆这些基本造纸材料,让幼儿根据绘本《蔡伦造纸》的步骤,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来进行造纸,熟悉造纸的流程,体验造纸的乐趣。
品味——和纸做游戏
1.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
(1)脱水纸浆成本太高,用完了怎么办?
李奕琳
可以用什么东西代替脱水纸浆呢?
可以用餐巾纸!
徐梓洋
杭天凯
我家有餐巾纸,可以带来试试!
孩子们各自从家里带了餐巾纸,于是造纸阁投放了新材料——餐巾纸和捣药罐。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会用捣药罐开始捣纸,元宝捣的时候发现捣不烂,于是就加了一些水,并且很用力地捣,结果发现有很多的水溅出来。接着元宝自己去倒掉一点水,再试试,发现水少了可以成功捣纸。但是元宝的力量有限,也不是捣得非常碎。
(2)餐巾纸可以造纸,废纸也可以造纸,但是捣不碎怎么办?
郭晨屹捣了纸之后,发现纸捣不碎,非常大块,他很不解地问:
郭晨屹
这要怎么做才能捣碎呢?
孩子们进行了猜测与试验。翁奕宏拿来了剪刀,左剪剪右剪剪,发现用剪刀剪纸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点一点地剪才能剪下来。翁奕宏又想到可以用石头敲,马上跑去找了一块石头敲纸巾。
老师,这根本敲不碎啊!
翁奕宏
这下,这个问题把小朋友们都给难住了。后来借助老师的经验,也通过网上搜索资料,得知榨汁机能够让我们的纸变得很碎。于是我们买了两个榨汁机,榨汁机介入之后,教师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榨汁机。
(3)造出来的纸白白的不是很好看。
拥有了榨汁机后,孩子们造纸方便多了,操作也慢慢地熟练起来,会用一些干花亮片进行装饰,很快,白白的餐巾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
茅芯语
老师,白白的纸不好看。可不可以有彩色的呀?
基于这个问题,孩子们和家长共同的寻找了可以让纸变成彩色的办法,孩子们发现色素可以让纸变色。于是从家里带来了不同颜色的色素,将纸变色~
暖暖让造一张绿色的纸,于是暖暖拿来绿色色素,尝试将色素滴进脸盆里,用搅拌器搅拌的时候发现滴得太多了,绿色太深了不好看。于是暖暖进行第二次尝试,先滴了2滴,发现出来的颜色是自己喜欢的绿色。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将白白的纸变成彩色,不仅如此,也懂得了色素要根据自己想要的程度一点点地加,不可以浪费。
(4)装饰材料没有了怎么办?
慢慢地,孩子们对造纸的兴趣越来越浓烈,前期投放的成品材料日渐稀少。“干花没有了怎么办呢?”孩子们通过在幼儿园各处寻找,发现现在是秋天,操场上有好多落叶,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捡一些落叶代替干花。”
于是孩子们纷纷捡起了落叶,捡了满满4框的落叶带回教室里,放在造纸阁准备造纸。
2.新材料 新玩法 新发现
孩子们有了这些新增材料之后,能满足他们用颜色去造纸,做出漂亮的纸;也能用捡来的落叶点缀造出来的纸……他们也发现了餐巾纸造出来的纸是白色的,报纸造出来的纸是灰色的。
接着,有孩子发现纸巾也快用完了,于是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像蔡伦一样用木头来造纸呢?”《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支持孩子们深入学习,建构有效经验,我们也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们:除了纸作为原料,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什么东西来代替纸,让我们真正的做出一张纸来呢?
基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探讨,孩子们也回家询问了爸爸妈妈,通过寻找一些网上的资料,我们发现火龙果皮、西瓜皮、芒果皮、香蕉皮、葡萄皮、菠萝叶、洋葱皮、橘子皮也是可以进行造纸的。
猜 测
修习凯
橘子皮可以造纸。
实 验
为了验证“橘子皮可以造纸”,孩子们决定进行实验。孩子们把橘子皮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橘子皮汁,利用造纸工具按照造纸步骤进行造纸。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结 论
经过实验试验,最终孩子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橘子皮能成功造出橙色的纸。
第一次实验过后,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不同的水果,跃跃欲试地想要试试自己带来的水果能不能造纸。洋洋和悦悦还提出沙子能不能造纸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孩子们已经能从现有的、眼睛能看到的、能够用行动告诉我们废旧的物品也可以用来变废为宝,而不是光光把它们扔了,做到绿色环保。
回味——和纸做游戏
孩子们看着自己造好的纸,越看越喜欢,都和自己造好的纸成为了好朋友,做起了好玩的游戏。
孩子们会在这些造好的纸上用水彩笔在上面画画,画出一幅美丽的画。
还拿着造好的纸与平常用的A4纸进行了“纸的对比”探究活动,从张力、吸水性、承受力、溶解度、画画各个方面进行两种纸的对比实验,并配合着记录表做了相应的记录。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了自己造出来的纸和平时用的纸不一样的地方,从而也明白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作用。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老师有话说
在聆听了《蔡伦造纸》这一绘本的故事,孩子们仿佛打开了纸的新天地,对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玩纸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发现了纸的秘密、收集不同材料制作纸张、装饰自己造好的纸,我们一起观察发现、实验探究,并尝试用符号、图画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讨论分享、一起回顾交流。原来纸的一生可以这么漫长!
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资源和无限可能性,我们的课程实践要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最终回归于生活。
中一班的造纸故事还在继续……
-杭州市文华学前教育集团文华幼儿园研训组-
撰稿:朱莲蔚、傅力帆
摄影:朱莲蔚、傅力帆
编辑:傅力帆
审核:张乃铭、钱红霖
以上内容来源于“杭州市文华幼儿园”公众号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