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继风范论坛《做良师益友,促师生成长》之全员导师工作交流推进会后,我校于2022年1月12日举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全员导师案例分享及班主任研讨会。会议由教导主任瞿香君主持,十位年级组长与班主任分享了她们育人育心、陪伴学生成长的故事。
张珏老师本学期参加了区全员导师制“种子”教师培训班,她把最前沿的一些教育信息和大家分享,包括自己和学生之间“分享一点甜”、“学业有橙”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有亲和力的导师用心陪伴学生的生活点滴。导师要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善于沟通,让每一次对话都鼓舞人心;给予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未来。
当结对的学生面对困难和窘境时,陈熙、张玲利两位老师循循善诱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化解尴尬局面,赢得同伴关怀。陈熙老师说:“允许学生慢一点,用心陪伴,让学生来上学也能像回家一样温暖。”张玲利老师说:“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拥抱,这些都是免费的,但是也是无价的。这些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半路接班对班主任来说是一大考验,在和学生相互适应的过程中,还要努力成为他们良师益友般的导师。方丽丽老师将爱施于细微之处,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无巨细,事必亲躬”,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俞冬明老师用倾听、接纳的方式陪伴学生成长,与学生建立温暖的亦师亦友关系,成功从“后妈”的身份逆袭为大家最爱的“冬冬姐姐”。
汪娟娟老师在导师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得出这样的心得体会:要与学生共情,理解但不纵容他们的行为;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积极的因素;要善于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潘洁老师在开展导师工作中采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正面鼓励和批评同时进行、关注反馈不断调整的指导策略,使她的工作在学生的心田里留下一点点温暖的涟漪。
在杨贺琰老师的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她关心优等生、关注学困生、关爱苦难生,用心呵护,用爱陪伴。陈鸣老师面对近乎“失控”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动容地对学生说出“让我陪你找到更好的自己”。这些也充分体现了我校“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
研讨会的最后,两位校长肯定了年级组长、班主任们在全员导师工作开展中的探索实践,对下一阶段的推进工作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刘泓副校长运用两个生动的案例强调沟通的技巧,任何语言暴力、忽视他人都会成为沟通的阻碍,用心沟通才能帮助导师走进学生,走进家长。
李惠琴校长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模式,班主任是导师群体中责任更重、更优秀的导师,和任课教师步调一致地构建班级和谐“导师团”,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温度,让我们的陪伴让每个学生有成长自信。
撰稿:瞿香君
编辑:王雪旖
审核:李晓娟
以上内容来源于“上海市民办风范中学”公众号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